向GOOGLE學習打造靈動的WEB體驗

Google的設計一向以簡單著稱,讓頁面清爽優雅地呈現,一方面節省了頁面載入的時間,減少用戶的等待,另一方面也減少了用戶在浏覽頁面時的分心。然 而,在這簡單的設計背後,並不是設計師偷懶,而是更加靈敏、細致、輕便的交互體驗設計。Google+作爲社交網絡的又一力作, 在繼承了公司著名的十大設計准則下,在如何更輕、更快速、更人性化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本文主要以社交網絡爲例,分析總結出了六條讓web體驗更靈動的設 計方法,供大家參考。1.圖形化的導航 社交網的信息十分繁雜,因此導航的引導就顯得至關重要。沒有公司比Google更大膽了,將導航的tab全部簡化成icon,只有鼠標hover上去的時 候才會顯示這個tab的注釋。顯然,這對新手用戶而言,有一定的學習門檻的,但是我們從中無不從中感受到了簡潔的力量,圖形化導航讓整欄顯得幹淨整潔,功 能集中,切換方便。 縱觀國內外幾大主流社交網的導航,導航大多采用的是文字,雖然從功能上看一目了然,但是由于文字本身不夠簡潔,排布起來有局限,那麽只好在設計的時候,更要考慮功能的歸納分布以及優先級展示,隱藏不常用的功能。 2.使用灰色按鈕 經常做設計的人都知道,灰色按鈕代表著是被禁用的功能,是不可點擊的。然而Google+卻大膽的使用了灰色按鈕,通過鼠標hover告訴用戶這是可點 的。仔細想來,這用做以下兩個原因:一、平衡了頁面的配色。由于Google的logo主題色有四種,如果讓按鈕們默認展示原有的顔色,頁面會看起來很 花,沒有重點。像這樣灰掉的處理,使選中的tab更加突出,也不會帶來幹擾。二、按鈕由灰點變彩色的方式給人一種點亮圖標的暗示,增強了用戶點擊按鈕的欲 望。 從圖標的發展趨勢來看,無論顔色還是形態都是朝著簡潔方向走的,過去花花綠綠的圖標已經失去了它原有的標識感,純色的圖標應用起來會顯得更上流,更高端。更優雅,更親切的科技感。 3.鼠標所到之處均有反饋 網頁上的大多數元素,在鼠標滑過的時候,都應該有其相應的反饋。無論是僅僅發生鼠標指針變化,還是出現下劃線,或是結合一些簡單功能的操作和注釋來顯示。 設計師在做靜態設計稿時,很容易忽略這些設計細節,但這正是一個産品體現良好交互性能的關鍵時刻。就好比和人交談,如果他對我的話語沒有任何反映,我也會 減少對他訴說的興趣,如果他時而點頭,時而微笑,時而贊許,那麽我可能會有更多更有意思的事情告訴他。因此,哪怕僅僅是邊框的顔色變深了一些,也能表達這 個頁面對用戶是友好的,而不是不理不睬的。 hover態是展示用戶在當前頁想知道的相關內容的最佳時機。例如鼠標劃到頭像時,會出現那個人的相關信息等。Hover態還可以對某一模塊有強引導的作用,例如Google會強調它的搜索功能。另外,還可以用于隱藏一些不常用的操作,例如刪除等。 4.簡單任務在當前頁完成 這裏最值得一提的是Google+加好友和分組的流程優化。原本加好友和分組是兩個獨立的任務,分組是在對方同意加好友時才能進行,由于Google+推 出的是單向關系鏈,因此將分組可以提前到添加好友這一步做。原本加好友是需要點擊按鈕,如今只用hover上去就會出現分組框,大大降低了加好友和分組的 操作門檻。用戶最少只要點擊一下即可完成兩步步驟。如今Face book等一些雙向關系鏈的社交網也開始學習這種快速加好友和分組的方式。 5.feed實時滾屏更新 Feed就是我們的每天訂閱的新消息。相信大家對下面的小黃條都不陌生吧,國內大部分網站都是采用點擊小黃條來查看新的消息,而Google+是自動滾屏 的方式展示最新消息,並在左側出現一條藍豎線,表示是最新更新。Google的設計之所以顯得靈動,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這些狀態的改變都伴隨著 優雅的動畫,而不是赤裸裸的出現、消失。包括feed的評論和贊,都是實時更新,配上簡單華麗的動畫,簡直就像在看現場直播。 類似上圖中的提示條在整個網站都是統一一致的,它們都是自動出現,自動消失,有的還肩負著簡單的操作,例如圖中的撤消等。有了這樣輕便的系統反饋,就不會再出現彈窗等很重的反饋方式,頁面的交互就顯得輕便流暢許多,無時無刻不在安撫著用戶焦躁的情緒。 綜上所述,本文從靈敏輕便的角度,對Google+的體驗進行分析,總結出以上六點讓web更輕便靈敏的設計方法,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參考。

設計需要滿足用戶更需要分析需求

産品開發的前期,需求方,産品經理,策劃以及相關的設計師和開發人員都會對一個産品的遠景提出很多的設想,作爲交互設計師,我們總是希望我們的用戶獲得更好的體驗,試著讓他們喜歡我們的網站,應用程序和啓動界面。設計的原型要一再考究鑒定,確實要這樣設計,用戶可以接受嗎?用戶會按照我們的意圖去操作?我們需要不停的假設與驗證,不停的優化完善我們的設計,同樣你的客戶也會提出很多代表用戶的假設性的需求,我們是更應該滿足他們還是設法說服他們呢?這樣的例子很多,同樣我們需要考慮很多方面: 1、 産品需求期達成共識 在執行一個新的産品設計時,首先設計師會與産品經理進行溝通,明確定位。當交互設計人員按照需求文檔,直接進行了功能設計,産品經理評審原型時,發現與自己規劃的産品完全不同,在這兩者之間,設計人員與産品經理對産品的需求往往理解不同;設計人員在前期需求分析方面工作應該更細致些(如果在時間允許的範圍內),如: A 分析用戶的類型以及目標 B 競品調研,分析産品的核心點 C 創建人物角色,完成用例流程 往往在經過這一輪工作之後,你應該會和産品經理在意識流上有了共識,當然這些工作可以是提供更細節的內容,也可以找些相關的圖來說明,只要在産品的方向上把握一致就可。 2 梳理經驗和分析數據 以往的産品設計對設計師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經驗教訓,不管成功與否,都應該好好的對整個工作流程和內容進行梳理,當然認真的分析過去産品的各類數據以及盡可能掌握競品的數據。很多人會說,分析用戶群很重要,如:分析一些用戶的年齡,學曆,知識水平,理性感性成分,性別,家庭背景,個人成長環境,對行業進入的深淺,使用的客戶端品牌,操作系統,浏覽器以及其版本,操作習慣,消費能力,個人好惡,地區,訪問時間,停留時間,停留頁面,操作語言等信息因爲不同的需求去設計,徹底了解你的用戶爲他們而設計原型,當然筆者認爲定性的內容是需要檢驗的,用數據來佐證才是關鍵,這點毋庸置疑。 3 合理規劃和酷樂體驗 第一眼的感受是刻骨銘心的,對任何用戶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在那些很酷的想法迸發之前,我們還是需要有一些基礎理論來支持的,比如: A. 一個頁面總體的信息量不宜過多,提供給用戶識別的區塊最好不超出這個數字5-9 範圍太多。(7±2原則,即“由于人類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有限,它會將複雜信息劃分成塊和小的單元。根據喬治A米勒(George A. Miller)的研究,人類短期記憶一般一次只能記住5-9個事物。”) B 應用古藤堡圖表即科學的引導用戶的視線 用戶一旦進入頁面,不管他們是有意進入還是無意間進入網頁,人們在浏覽頁面或布局的時候,視線往往趨向于從左上角到右下角,就好像頁面的布局設計有某種自然引力一樣。因爲人們通常都是從左至右,由上往下地閱讀,久而久之視線自然會沿著這一路徑移動,因此我們在設計時將內容模塊按照這樣的視線引導排列。 C 使用顔色或者動畫來吸引用戶注意 顔色或者動態的形式能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元素上去,當某個元素與其他的形成反差時更是如此。相對一致性來說,人類對物體間的差異性更爲敏感。因此在頁面中加入一些顔色或做適當的特效,可以非常有效地把浏覽者的視線引導到我們希望他們看到的地方。